看过一个故事:从前有一隐士隐居松林,当松露凝结,隐士取下带露松枝,放入窑中烧上三天三夜,最后,开窑,刮取窑壁松烟锤墨,一方松墨,千万次锤炼,直至散发出淡淡松香,隐士也因此墨成名。树大招风,有邪人劫持隐士大儿子,逼隐士在短时间内炼出三百方松墨,隐士日夜不寝,烧松制墨,最终力竭心瘁。
松烟墨古代制墨多用松木烧出烟灰作原料故名。《洞天墨录》:“古墨惟以松烟为之,曹子建诗:‘墨出青松烟’。”卫夫人《笔阵图》:“其墨取庐山主松烟,代群之鹿胶,十年以上强如石者为之。”屠隆《考盘余事》卷二:“余尝谓松烟墨深重而不姿媚,油烟墨姿媚而不深重。”松烟墨特点是浓黑无光,入水易化。
一卷书画缓缓摊开,文房四宝墨香弥漫。隔窗而望,雪花点点摇进。香炉灰烟燃尽,檀香不散,余温尚在。那人伏于案前黑发凌乱,这人生似是黄粱一梦无谓愁苦,又如那惊蛰春雷满是痛彻。瞳孔睁开的刹那,失神恍惚,不知自己何处何人又为何…无故生悲。
一袭青衣,点一壶美酒,暖阳客栈窗边而歇,小酌微醺瞧日落夕阳。人群从时光走过,时光留回忆不停。卖香囊的女子一低头,乌发遮掩秀美,染上风情。侠客心中无忧,书生心中无题,旦坐悠闲,享一刻美景。
Copyright © 2017 - 2021 gxu.edu.cn All Rights Reserved.
制作单位 广西大学雨无声全媒体中心